第一卷 佛祖遗泽 第三章 法眼(第1页/共2页)

    更新时间:2013-07-13

    一顿饭吃的风卷残云,雄壮豪迈,肚撑牙痛,吃的周围之人记忆深刻,两腮抽筋,吃的那只猪,那只鸡,那条鱼永世不得超生。

    圆觉吃的惬意了,迈着八字步走出了饭店,没有拿着牙签剔牙,因为他牙口够好,且紧凑,肉丝什么的肯定是塞不了牙的。

    周围的人看了看圆觉,又看了看那堆骨头渣子,心里很复杂,最后想到了一句话,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咬嘛嘛碎。

    服务员也震惊了,作为职业收拾残局的人,可谓是见多识广一点也不为过,今天又在他的见识里,添加了一个新的传奇见识。

    捻了捻桌上的骨头渣子,服务员膜拜了,膜拜的不是圆觉的人,是他的牙。服务员也鄙视了,鄙视的是圆觉的人,与他的牙无关。

    圆觉很愉快,他终于做了想做的事,有了想有的东西,一只手机,几件新衣,一顿大肉,这些很简单,做到很容易,他却盼望许多年。

    所以现在他是愉快的,梦想无关大小,理想无关高低,完成梦想,实现期盼,每个人都会快乐。

    圆觉戴上耳机,听着手机里的流行歌曲,偶尔还合上一两句,这是他以前羡慕别人的形象,现在有没有人羡慕自己?

    圆觉左右看了看,逛街的逛街,聊天的聊天,甚至有条狗在打盹,很明显他羡慕的,别人不一定羡慕,狗也不会对他感兴趣,除非他能把啃起来很带劲的骨头,递到它面前。

    好吧,圆觉也知道自己的特殊,在自己眼里出现的爱疯,新衣服,红烧肉,不一定会出现在别人的眼里。

    因为眼睛的主人不同,看见的世界自然不同,那对情侣眼里看见的是对方,那个卖水果的看见的是钞票,那个开着车的秃顶男人,看见的是副驾驶的暴露女青年,那条狗的眼里看见的,是啃得带劲的骨头。

    撇了撇嘴,说不上灰溜溜,因为他没有多么期待别人的羡慕。既不期待就不会有失望,更不会灰溜溜。这只是一念想法而已,就像佛家说的,一念花开,一念花败,这个念想之花已经开过了,也败了,说明它已经结束了。

    现在他只想去买一个交通工具,也是他期盼了很多年的东西,自行车。

    他到现在也没有拥有一辆自行车,但15岁就会骑,现在他膝盖还有一个伤疤,是学自行车的代价,但老和尚对这些并不清楚。

    对这个东西圆觉并无甚要求,只要骑着顺溜就行,它的主要用途是往来小镇与寺庙,买菜或者上上网。

    圆觉不打算长在这里呆了,只要等老和尚去世一周年过后,他就出去,去见见世面,去父母身边,去走他的红尘路,

    他向往的路!

    找了个修车的说自己要买辆自行车,新旧不重要,要溜,不超过七十元。

    为什么找修自行车的买车?因为他了解其中猫腻,小镇好几年不是白混的,很多修自行车的都是兼职,真正的职业是卖二手自行车,来源什么的你自己想。

    如果某一天你的自行车被盗了,没有自行车骑,那就去修自行车那买一辆吧,运气要是好的话,能买到你的自行车。

    这是一个很讽刺的事,很无奈,却很现实。

    圆觉自然不可能买到自己的自行车,与运气无关,因为他从来就不曾拥有。

    不一会,修车人推过一辆自行车,六十五元,用料很省,该有的没有,不该有的肯定不会有,车很小,说不好是几几式的,不过据目测,十二岁一下或者女孩子应该适合它。

    圆觉当然不适合骑它,他已经成年,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爷们,不过不适合不代表不能骑。关键是价格,它最便宜,这就够了。

    车座矮了可以拔高,车把矮了也可以拔高,只要圆觉要求,修车人就会照做,至少在钱交给他之前会照做,这年头,干哪一行竞争的不就是个服务质量吗,他不好好弄,生意就跑了,在别人那照样能买到想买的。

    所以圆觉有了一辆自己的自行车,不适合他,他却在骑。

    适合高度的把与座,骑起来比想象中要舒适许多。

    又花了十块钱装了一个车筐,这个很重要,这是放菜放肉用的,车这么小,车把上不可能再挂东西了,要不骑着就困难。

    人,都逃不过三个饱一个倒,圆觉也一样,所以他到了菜市场,买了二斤菜,五斤五花肉,一只活鸡,悠悠的向庙里赶。

    菜是配着肉吃的,主要是肉,所以他买了五斤肉,捎带了一点点菜,鸡自然也是用来吃的,他打算吃鲜的,所以在不久之后会杀了它。

    肉都吃了,杀生之事也就无关紧要了,俗人嘛,就要有个俗人的样子。

    圆觉一直认为自己是个俗人,哪怕老和尚在的时候也是这样认为,现在老和尚去世了,答应他可以还俗,虽然还要在寺里住一年,但他认为他已经告别了和尚这个伟大的职业,而是一个世俗小青年。

    一个和尚,不,一个世俗小青年的时间是充裕的,过去他总是挤时间念经,挤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