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佛祖遗泽 第二章 传承(第1页/共3页)

    更新时间:2013-07-13

    缓缓磨砂这个老和尚床头的木箱,仿佛有看到他指着佛经叫自己认字的画面,这个箱子是老和尚自己用山上的松树做的,他对此爱护有加,这里有他抄的经书,也有这个小庙传下来的东西。

    一阵书墨香扑面而来,箱子里放着一些书,最上面似乎是还未抄写完成的经文,没有整理,就那么放着。

    字圆觉:

    字圆觉?

    写给自己的?看见这几个字,圆觉才发现这不是什么经文,这是一封写,一封写给自己的信。

    圆觉,吾圆寂之时将至,要去朝见佛祖了,心里十分高兴,你也不必悲伤,人之生死如云聚散,生,如云聚,死,如云散,只是换了另一种形式,何有悲伤?

    只是临行之时有些话要与你说,有些事也要交代一下。

    你从小心性跳跃,不能安于一偶,心不静,则体不休,事不宁。

    如此心性或因你年少,或因你本性,本想困你于山中荒寺,打磨与你,然吾已年老体衰,力有不逮,如此多年无甚成果,这或许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吾已去,已无法照看于你,荒庙于你不适,离去吧,在万丈红尘之中,随心而生,随性而定,在你向往的世界,过你向往的生活,只愿你能无拘无束,安乐一生,南无阿弥陀佛。

    最后还有一件重要之事要交代于你,这座无名荒寺,起于不详,然有传承,被吾得于无意间。然吾心性淡薄,不喜修炼,愿随生,随死,度一世轮回,完圆满人生。

    今,吾已离去,留传承与你,修与不修你决定。

    最后,我希望你能在寺里再留一年时间。

    接下来写的是教圆觉怎么接受传承,注意哪些等等。最后还有一首诗,圆觉一看这是老和尚自己一生的写照:

    不求富贵荣华,

    不羡人生无涯。

    只愿一生清贫,

    心如西方莲花。

    读完这首诗,圆觉仿佛看见了老和尚的一生,他心性淡薄,世间一切于他都如天边浮云,无边享乐,长生久视,世人敬仰,神通无量,这些他全部都不放在眼里,他只愿清清静静,纯纯洁洁,不被欲望驱使。

    好一个心如莲花!

    圆觉心里很佩服老和尚,人可能不被金钱诱惑,可能不被权势诱惑,但有谁可以不受长生诱惑,不被力量诱惑?

    圆觉做不到。

    老和尚的人生如天边白云,似山间花草,清静淡然。

    焰火焚烧老和尚的衣物,在坟头化为灰烬,随风飘散。如他,如莲花,开,无迹,落,亦无迹。

    “从此以后,过属于我的人生。”

    圆觉在坟前轻轻的说,像是对老和尚说,又像是对自己说。

    收拾一下心情之后,拿起老和尚信中所言传承之物,很简单,一个紫色如葡萄大的圆珠,隐隐有某种光华在里面闪过。

    按老和尚所言,将手指咬破,把血滴在这个紫色的珠子上。

    “舍利!佛祖舍利!”

    血液沾上圆珠的瞬间,它就消失在了手上,悄然出现在圆觉脑海里,还释放这样一个信息,不具体,但就是这样一个意思。

    “佛祖舍利?”

    圆觉震惊了,这是现实,不是西游记,不是封神榜,怎么会出现佛祖舍利呢?难道真有佛祖?真有神仙不成?

    “嗯?”

    还没等圆觉愣过神,脑海中的紫色圆珠,应该说是佛祖舍利已经开始缓缓转动,颜色也有原来的紫色变成了金色。

    不但如此,它还释放出一种能量,清清凉凉,却又温暖舒适,散发在圆觉的身体中。

    “这就是传承?”出乎圆觉意料之外的是,这个传承居然无声无息的完成了,没有一丝动静,在他印象里,只要与佛祖联系起来的,就算不是震天动地,也要霞光无限,天坠金花,地涌金莲才是啊。

    没有,这些都没有,难道这就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诸法空相?”

    “宝贝!真是个宝贝啊!”此时,圆觉要还是不明白这个舍利是个宝贝的话,他就是傻子了。

    如此宝贝老和尚居然不屑一顾?

    他是傻子吗?

    老和尚自然不是傻子,不但不傻他还要比许多许多人都聪明,比许多许多人都明白自己做什么。

    好一个老和尚!好一个心如莲花!

    圆觉并不知道这个舍利老和尚是怎么得到,但很明显他知道这是什么,要不然他不可能在信中告诉自己怎么做。

    抬起头看看这座小庙,它不大,不富,不名,不华,却隐居着一个如此人物,老和尚啊老和尚,佛祖舍利啊!居然对它能视而不见!你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此清静无为,怕是那位以清净闻名的圣人,都做不到吧?

    几天后,圆觉的父母离开了寺庙,他们要回到打工的城市,京市。

    对于没有文化,没有一技之长,只会种地的他们来说,能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