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小说 + 作者名 搜索更精准
作者:[德]康德
作者: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收录康德于1784~1797年间(60岁至73岁)所写的论文8篇,包括康德有关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全部主要著作在内。《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的中心思想是为人类朝向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而进步的信念进行论证。在他看来,这个信念的依据在于它不是不可能的,而不在于它无论如何是会实现的。
作者: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对道学经典《道德经》的批判,告诉人们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肯定,尤其不能借之来厚古薄今和以古非今;在肯定古人智慧的同时,更要看到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己的伟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今天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创造明天。
作者:(德)康德/(英)米勒顿
纯粹理性批判改变了整个西方哲学前进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康德花了11年的时间完成。贯彻始终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通过对理性本身、即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从而确定它能认识什么和不能认识什么,在这基础上对形而上学的命运和前途作出最终的判决和规定,其使命是为真正的、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
作者:贺佳梅
本书收入作者的15篇论文,2篇之外,其余均写作和发表于2008—2012年。中心内容是从思想史、文学史与文化研究的角度,在批判性的当代视野中,考察有关“中国”文化主体性建构问题的不同侧面。全书分四辑:第一辑《“打开”80年代知识体制》,是对新时期文学与知识体制的重新解读;第二辑 《50—70年代文学的意义》,力图探寻重新进入1950—1970年代文学实践的更“客观”的路径;第三辑《新世纪文化的“中国故事”》,分析大众文化与思想两个领域的“中国”叙事;第四辑《思想者肖像》,读解当代6位学人,其间可见作者思考当代中国问题的思想谱系。书名定为《思想中国》,一方面突出作者近年研究的两个主题词——“思想”与“中国”,同时也通过将“思想”一词动词化,强调一种持续的思考状态
作者:
教子,是中国人永恒的话题,教子不当引发的种种问题,也是家长与社会必须面对的危机。从批判中见真知,才能让我们摆脱教子误区,守护孩子顺利成长。
作者:刘程
艺术须表现情感,这种情感必须是客观的,是艺术家的真实体验,艺术不能是思想的传声筒,否则便失去了形象的鲜活,成了死板的东西,不是人,不是我们同情的人,死板的东西当然无法获得共鸣。艺术的目的正在于艺术家的客观的、真实的体验与欣赏者的交流。
作者:谢端平
本书聚焦日本著名作家、多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者的村上春树,分析包括全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在内的三十余部/篇作品,指出其在文学创作中的主要缺陷,同时致力于捍卫文学尊严,对中国文坛缺乏文化自信、盲目吹捧外国通俗作家进行了尖锐批评。
作者:文一
中国崛起无疑是人类历史上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最为壮观的全球性历史事件。而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尤其是关于经济发展的制度经济学理论,却无力解释中国的崛起。作者认为只有彻底重新阐释被制度经济学所误读的工业革命和西方崛起的历史,才能真正解释中国的增长奇迹,以及为什么中国义无反顾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   与此同时,中国从一个贫穷积弱的农业社会向工业超级大国的惊人转型所蕴含的“发展政治经济学”逻辑,不仅从一个侧面深刻揭示了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根本缺陷,而且也为非洲难以逃离的贫困陷阱,拉丁美洲失去的年华和不断滋生的债务危机,19世纪的大分流和欧洲的异军突起,以及貌似神秘的英国工业革命本身提供了新的更加深刻的注释。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