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小说 + 作者名 搜索更精准
作者:夏树
元时于子曰人知镜局于器也而不知实具不器之用人知镜用于人也而不知实操察人之权可以照一人亦可以照千万人可以照一室亦可以照千万室随其所至而以明应之有余也非不器乎一人之妍媸此照千万人之妍媸此照一室人千万室人之髙下长短此照随其镜也非逹而在上者之镜则穷而在下者之镜也澄江夏孝廉习池力行古道鋭志纂修乃独有取于女镜者何意嘅吴中之闺行多内则之不讲乎其所辑古昔之哲后贤妃令母贞女计四百七十有七人厘为八卷彚为一编以惠予且云名教中文字非有关世道如先生者不足品题也予甚愧然挽颓风维世教予有夙心而习池先得之述前言志往行予有夙好而习池独契之能无一言冠其首也因伤予所见母道之无良者以质诸镜内之母何一不可为母训乎予所闻妇行之不端者以质诸镜内之妇何一不可为妇训乎眞有关世教之书也第无宣布之者耳使上之人以此镜家谕戸晓之将共知内行当肃而闾师族长之相先下之人以此镜家传人习之自共知廉耻当崇而秽行腥风之一洗夫闺门无玷则家道昌女徳有光则王道始世教之赖也岂其微哉嗟乎习池为此镜也必有感而兴予之弁此镜也亦有寓而作风俗人心天下万世同习也则此镜也岂夏氏之书哉乃天下万世所同以为镜者也可以备彤管摅丹陛者也司世道者慎无忽诸
作者:夏树
法喜志序-是冊揀歷朝名位賢哲。飽於法味者。織之成帙。為來期之明證也。葢佛法自漢始達震旦。使震旦無載道之器。何以流通。至今日乎。其載道之器。有在家出家。而出家且置。即在家名哲才士。有一不嗜於此。何以見巨海一滴味具百川者哉。有云。獅子乳。唯玻瓈盞能貯。餘物貯之即碎。然載道實難其人。昔法華會上。地中湧出六萬恒河沙數菩薩。同如來前自誓。於佛滅後。恒在此界。流布大法。自佛法入此。此中緇素高流。荷擔大法者。不其人乎。又孰能哉。抑且佛末後。以法藏付囑國王大臣。將非後世異見稠密。借斯名勢。方能破之耶。是則通諸家之異執。斷末世之沉惑。此帙又是一大利器也。今之才士。有未見佛書者。視之為異物。非前哲開導。起信無由。是知此帙。為來哲之明證實矣。葢自漢晉至於宋元。耽此法味者甚眾。今但揀光明勝大。昭千古耳目者。列之。咸法喜所資。死而不亡者壽也。教中有法喜禪悅二食。食之能養法身。資慧命。究竟無盡。是諸明哲。已飽法喜者也。今同載此名身不朽。知慧命亦無盡。此帙即法喜也。能持去慧命。能資現在慧命。能生未來慧命。真法喜歟。真法喜歟。--紫竹林衡撰
作者:夏树
《地质旅行》一书,最初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后,许多学术团体恢复活动,逐步走上正常的运作轨道,除了促进科学研究,开展论文交流以外,还注意到向广大群众普及本学科知识的任务。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古生物学会与科学出版社合作计划各出一套基础知识丛书,我先后接受了《古生物与能源》、《地质旅行》两本书的编写任务并按期完成。其目的是向具有中等地理知识的广大青年普及动态的地质知识,特别给身在农村或喜欢到山水名胜地区旅行观光的知识青年在接触大自然过程中学习一些基础地理和地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