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温玉书是不是凶手(1/2)

温玉媚轻声在陈珍珠耳边说着对未来的畅想,陈珍珠听着听着,眼角滑下一滴泪来,温玉媚犹豫片刻后,才开口问陈珍珠:“娘,弟弟到底怎么回事?”>

当年温玉行十岁,她比温玉行大一岁多,不到十二岁,温玉书十六岁,已经在私塾读了五六年,每年二两银子束脩,是温家上下勒紧裤腰带从牙齿缝里挤出来的。>

她记得自己的弟弟温玉行,圆圆的脸,虎头虎脑的,十分可爱,那时候他听到温玉书在院子里读书,没多久,自己就会背了。>

她还记得有一次她跟温玉行上山打猪草,温玉行跟她说,等他长大了,要自己去打柴卖攒钱,以后去私塾读书,那时候她说什么来着,不用想那些有的没的,因为温家的情况,肯定不允许第二个读书人出现。>

长期被温家压迫下,温玉媚少言寡语不说,每天如同一具行尸走肉,对温玉行的话,她几乎没做多想,直到不久后,温邓氏听到温玉行背书,问了温玉书之后,温玉书当时还夸她弟弟脑瓜聪明,能背那么多。>

后来,温邓氏随口说了一句,要不换温玉行去私塾试试,炎热的七月里,弟弟温玉行就永远离开了他们。>

那时候不满十二岁的温玉媚没想那么多,弟弟没了,温树人成天喝酒,几次寻死,后来被温邓氏骂醒,全家将矛头对准陈珍珠,指责她在山上干活,不知道看孩子……>

温玉媚记得,弟弟温玉行走后的一年多里,她的娘陈珍珠暴瘦成皮包骨头,眼睛都差点哭瞎了,如果不是她在陈珍珠身边,她早就活不下去了。>

现在想来,把那一年里发生的事情串起来,诸多端倪清晰可见。>

温玉媚不是真正的十四岁女孩,活了两世的她很容易就想到了其中的阴谋,问陈珍珠,不过是想确定什么,并且,她想让陈珍珠有一个活下去的方向。>

果真,陈珍珠把那一年七月份发生的事仔仔细细地说出来,每一件事她都记得清清楚楚,甚至包括温玉行说过的每一句话。>

“玉行跑来告诉我,说是村里的二牛找他去玩会儿,我也没在意,玉行和村里好几个孩子玩得好,就随他们去了,不到午时去的,这时温玉书回来跟我说,你弟弟溺死在河里了!”>

“玉媚,你不知道,我跑到河边的时候,你弟弟浑身一丝不挂躺在河边上,他,他身上都被泡皱了,嘴唇乌紫乌紫的,你弟弟,你弟弟……”>

提到温玉行,陈珍珠泣不成声,温玉行是她一辈子的伤,她自责、内疚自己没有照看好温玉行,才十岁的孩子,她不知道他去了河边,两三个时辰没回来,她也没察觉出异样……>

自从温玉行离开到现在三四年的时间里,陈珍珠无时无刻不在自责,她用沉重的农活来责罚自己,面对温家人的打骂、侮辱,她从不反抗,就是希望能减轻一点她内心的自责感,可是没有用,她发现,温玉媚出嫁后,她真的快要活不下去了。>

温玉媚眼眶里的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一滴滴往下滑,她永远记得自己看到弟弟温玉行的那一幕,早上还活蹦乱跳的玉行,回来就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深吸一口气,温玉媚对陈珍珠说道:“娘,你也怀疑温玉书吧!娘,你不能出事,我们要为玉行讨一个公道,他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了!温玉书读书不行,十岁去私塾,读了四五年,才过了个县试,而玉行从小就聪明,那么多拗口的圣人云,他张口就来,我记得奶说过,想让玉行去私塾读书,温玉书回家干活!是不是因为这样,温玉书心生害怕,所以才害死了玉行?”>

陈珍珠猛地坐起来,她像是察觉不到自己身上的伤痛一般,盯着温家的方向,“我想过,可是,我没有证据,二牛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tip:检测到该章节可能存在不全的情况 如不全 请切换书源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