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卷:第三卷:执政一方 第三十五章:心情愉悦(5)(第1页/共3页)

    罗亮没想到汤治烨会发出如此的感慨。他和汤治烨共事的时间不长,一个省长一个常务,在省政府大院自是低头不见抬头见,但因为此前两人的履历不曾有过一丝的交织,彼此都不了解,大家见面都是客客气气的。同僚之间,客气是一种礼貌,同时也是一种距离,并不见得就是好事。现在罗亮听了汤治烨这一席有感而发的话,顿时对汤治烨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汤治烨这话很对自己的脾性,这涉及到一个执政的理念问题,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在执政的过程中,是唯上还是唯下?到群众中去,这句话不能只限于空洞的口号,而是应该付诸实践。行动其实就是最铿锵有力的语言,它远比语言更具力量。罗亮微微一笑,如此看来,自己和汤治烨彼此的性情只怕还真有几分相似之处,属同一类型之人,这个省长看来今后可以多加亲近。

    罗亮看着前排的杨志远,心里直乐,在执政理念上,杨志远和他曾经多有探讨,杨志远一直认为政府的职能不是判官,而是服务,其次才是监管,只有坚持到群众去,成为普通大众的一员,才会懂得群众的疾苦,才会真正明白群众需要的是什么。当然了,在现行的政治体制下,决定官员的升迁在上而不在下,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在做群众喜欢的干部之时,怎么处理好与上层领导的关系,同样考验着一个从政者的智慧,在原则性的问题上不退让,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妥协靠拢中庸,就成了一种不错的选择。

    在这一点上,罗亮觉得杨志远做得不错,游刃有余。赵洪福书记刚来之时,对朱明华心存戒备,对他罗亮、付国良同样也是保持警惕,杨志远就更不用说了,一来就给了他一个严重警告处分,目的何在,除了杨志远有错在先,赵洪福书记未免没有杀鸡骇猴,警示对手的意思。自己为杨志远愤愤不平,杨志远倒好,无怨无悔,没有任何的闲言碎语在坊间流传,其该干嘛还是干嘛,尽职尽责,社港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赵洪福书记现在对杨志远态度为之一变,朱明华省长的离开是主因,但未免没有对杨志远为人处世的欣赏。现在新省长来了,看得出汤治烨对杨志远也是从心里表示认同,这小子还真是没得说,工作踏踏实实,兢兢业业,成绩实实在在,有目共睹。在领导面前该说就说,该言就言,坦诚直率,同时还有一点小个性,耍点无伤大雅的小聪明,让领导袒露严肃而又活泼的一面,其举止看似天真,又不乏浪漫,这样一来,群众喜欢,领导也满意,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

    取消农业税,看似简单,对经济强县来说无非就是取舍,但对社港这样曾经的贫困县来说,没有充实的财政收入做后盾,无异于自绝于路。

    罗亮上一次到社港还是两年前和付国良一起出席社港首届旅游文化节,那时的社港虽然还是一贫如洗,但罗亮却感觉到社港人在精气神上呈现出一种勃勃生机。因为杨志远,罗亮也就对社港多了一份关注,杨志远在社港取得的成绩他都清清楚楚,也为之欢欣鼓舞。这一次到社港,县委县政府还是与两年前一般无异,甚至于显得有些破旧,但社港的县容县貌却是大不相同,街道整洁,居民安定祥和,人人的脸上充满了喜气。如果每个城市都有一张城市名片的话,那在罗亮看来,笑脸,就是社港的名片。

    车队行驶到一个Y字路口,先导车停住,不知该何处何从了。因为今日之行属省长临时起意,并无具体的目的地,在先导车上指路的霍亚军自然不敢贸然作主,停下车来,跑步近前,等待省长的进一步指示。

    汤治烨打眼望了前方一眼,笑:“志远同志,何处何从?”

    杨志远笑,说:“我的地盘我作主?这话今天只怕不成,得省长作主,因为杨志远同志有话在先,社港欢迎省长随机检查,省长指哪,我们就去哪!”

    汤治烨笑,说:“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这几百号人的午餐问题怎么解决?何处方便就餐?这种实际情况还是有必要加以考虑,本省长对这些都不了解,要是省长所指之处,条件并不具备,怎么办?难道让同志们野炊,省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有这么开的?所以这次省长听从志远同志的安排,客随主便,志远同志尽可以放心安排,省长绝对不会怀疑有他。”

    汤治烨省长这话意思明确,省长已经对社港充满信心,随后的行程,乐意听从杨志远的安排。作为市长,蔡腾腾总算松了口气,心想这对杨志远来说,是一次绝妙机会,什么样的成绩能让省长看得心花怒放,他杨志远还能不知道。没想到杨志远还是一如当初,说:“省长对午餐之事用不着考虑,几百号人的饮食,一个农民之家尚且不成问题,何况是社港县,鸡鸭鱼肉蔬菜,社港随处都是取之不尽,吃好不敢言,吃饱肯定没问题。所以,在向何处去?这个高瞻远瞩的问题上,还是得麻烦省长指明方向。”

    汤治烨‘喔’了一下,笑,说:“志远同志还是如此笃定,看来在何处何从这个问题上,还非省长莫属。”

    杨志远笑,说:“就该如此。”

    汤治烨笑,说:“那你说说,往左,向何处去?往右,又是何方?都有什么值得省长亲临指导?”

    杨志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