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卷:第三卷:执政一方 第二十七章:省委考察组(3)(第1页/共3页)

    霍亚军说完匆匆离去。

    杨志远笑,说:“孟县长,看来你和周组长见过面了?”

    孟路军点头,说:“是。”

    杨志远笑,说:“那你说说,什么个情况?”

    孟路军汇报,说:“考察组在社港的考察时间预计为五到七天,时间比较紧凑,委办已经按考察组的要求通知全县正科级以上干部和离退休老干部于明天上午在政府礼堂开会。”

    省委组织部干部考察组开干部大会的目的是什么,无非就是要对自己进行集体测评,相对于那次在普天的测评,这次测评则相对细化,更为广泛,这可以理解,他杨志远虽然是市委常委,但普天的干部对其了解却是不多,真正了解他杨志远的,也就是社港的干部群众。杨志远总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不是说是考察市委书记的人选吗,怎么考察组这次到普天,弄得像是在考察整个市委班子,搞得像换届选举似的。

    按说周泰飞作为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由其带队的省委组织部干部考察组,只到地市这一级,县这一级的考察组应该由市里委派,用不着周泰飞出面,可因为他杨志远是市委常委,周泰飞到县里考察,勉强说得过去,问题是,如此一来,他杨志远就成了被考察对象,根据组织原则,他杨志远得选择回避。

    杨志远望着孟路军,问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让我急急忙忙从枫树湾赶回来,是你的意思还是考察组的意思。”

    孟路军自然知道杨志远问这话的用意,他点点头,说:“杨书记,这是周组长的意思。周组长说此次只是对整个市委班子的例行考察,杨书记用不着回避。”

    不论何等程度的考察,作为被考察人,该回避的还是得回避,周泰飞此举有悖常理,杨志远紧锁眉头,说:“孟县,我怎么感觉这次省委组织部干部考察组到我们社港很让人看不懂,前几天,我们参加了全市干部大会,尽管考察组当时对市委班子成员进行了测评,但考察组在会上通报考察事项时,并没有提及到社港考察这一项,难道是临时增加的?”

    孟路军笑,说:“不会是省委有意提拔杨书记吧。”

    杨志远笑,说:“提拔到哪?普天市委书记?异想天开!怎么可能!”

    孟路军笑,说:“杨书记虽然不可能直升市委书记,但有没有可能,省委有意让市长接任书记,一旦市长接任书记,那市长一职就空置了下来,省委会不会有所考虑,让杨书记接任?”

    杨志远笑,说:“孟县长的假想可以成立,但绝无此可能。试想我杨志远身背‘严重警告’的处分,省委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对我杨志远予以重用,不合常理,说不过去。”

    孟路军摇头,说:“世事难料,谁说受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就不可官升一级了,你杨书记虽然受了党纪处分,但事情的缘由,谁都知道,党纪不容,情理却可原谅。而且此处分的严重后果就是一年内不予提拔,现在杨石老先生去世已近二年,省纪委对此事做出处理结果后也有一年半的时间,现在提拔杨书记,不算违规。”

    杨志远摇摇头,说:“此事绝无可能。”

    孟路军看杨志远说得如此斩钉截铁,有些疑惑,杨志远微微一笑,没有解释,他相信只要孟路军加以细想,肯定会明白这其中的缘由。如果省委有意让他杨志远升任市长,即便是保密工作做的再好,他杨志远不可能事前没有听到一丝的风声。能官至市委常委这一级的,不可能像个无头苍蝇一样瞎撞,大家都有自己的消息渠道,多多少少会听到风声,而且他杨志远曾经是周至诚书记的秘书,上层资源丰富,与诸多省委常委交好,况且与付国良当年同为周至诚书记所倚重的左膀右臂,关系更是非同一般,省委如果有意提拔他杨志远,他杨志远会听不到一丝传言,根本不可想象。正因为如此,杨志远才会感到周泰飞此次到社港来考察有些不同寻常。

    赵洪福书记不愿意因为考察杨志远时引起他人猜想,周泰飞自有办法,周泰飞这些天在市里,挨个找市委常委谈话,听取大家对市委书记这个人选的建议和意见,这般谈了一圈,做足铺垫之后,周泰飞这才兵分二路,留副组长带一队人马于普天挨个对市委常委进行考察,而周泰飞自己则带上这一路人马,直奔社港,一则是找杨志远同志谈话,听取杨志远同志对普天市委书记人选的看法;二来,既然到了社港,那就先远后近,一并完成对杨志远同志的考察工作。普天市委常委班子,都是党口和政府班子成员,唯独杨志远一人为下属县的县委书记,其他常委都是主管某一方面的工作,考察起来相对容易,而杨志远为县委书记,对杨志远的考察相对比较繁琐,考察时间也比较长,周泰飞在社港多呆上几天,也就情有可原。如此一来,自然就不会引起他人过多的联想。但周泰飞还是把杨志远看轻了,别人可以不想,但杨志远作为当事人,周泰飞走的程序似乎都是按部就班,但杨志远在省委浸染了这么久,总感觉这事情有什么地方不对,虽然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不同寻常的感觉却是有的。

    周泰飞是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正厅级,杨志远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