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小说 + 作者名 搜索更精准
作者:承伦
这是国内首部关于英租界威海卫的长篇小说。 1898年,英国政府强行租借威海卫,从此威海卫开始了英租界时代。 当大英帝国的“米字旗”在古老的威海卫升起的时候,以威海卫大丛府、乡间温泉庄园的“先生”为代表的威海卫士绅和百姓等,开始不屈不饶地抗争。当租界已成定局,西方先进的文明与落后的威海卫形成鲜明的对比后,他们由最初的盲目排斥到渐渐地接受、吸收、融入到西方文明中,在迷茫中寻找改变现实的力量和真理。山东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西方文明自然与其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与交融,然而身为威海卫末任行政长官的庄士敦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推崇至极,在这里他宣誓要为“儒家思想的生命作最后一搏”。他驻留威海卫长达16年,与威海卫结下了终生难忘的不解之缘,对威海的感情在他辞别演说中溢于言表:“你们将来会得到一位比我能力强的领导人,但我自信你们绝不会遇到像我那样对威海卫有如此深厚感情的领导人。” 整部作品以恢弘的气势、详实的史料、深邃的思辨、探索的胆识、诗化的语言对“先生”、花儿、少爷、小姐、管家、骆克哈特、庄士敦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进行了细微的刻画,通过他们跌宕起伏的命运,悲欢离合的人生,揭示了英租威海卫(1898年-1930年)32年真实、客观、沉默、尘封的历史……
作者:承伦;王成强
本书是“丝路百城传”系列丛书之一。威海作为胶东半岛的一座重要城市,在近代又担负过沉重的历史重任,故作者对史料选取颇为慎重。在本书中,侧重记述威海城市文明的由来及影响,不避甲午战争的沉重,客观讲述英租时期的变化,赴香港从警的威海籍警察,尤其细述威海海洋文化的形成历程及凸显的美好形态,以及威海的绵绵文脉,传统技艺等。全书共分17个章节,由古及今,威海前世缘起海洋,当下依托于海洋,将来亦必自海洋汲取更广大、更雄浑、更宏阔的能量。作者通过二十余万字和百余幅图片系统梳理威海从史前文明到当下的历史脉络,全方位展现威海的文化底蕴、历史风貌和发展成就,彰显威海的历史人文魅力。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