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收录时间: 2020-06-22 00:10:15
《1840大国之殇》以大历史的宏观视野,辅以微历史的细节描述,站在中英制度、文化、人事的对比角度,全方位的展示中英那场一个半世纪前的冲突与战争。试图说明,文化冲突会导致战争,而战争考验的是综合国力,而综合国力的体现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它跟某个官员的道德与能力无关,而跟体制及文化的合力有关。 第一章要点:大英与大清,不是冤家不碰头。主要讲解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英国对中国的一系列和平叩关活动,及双方掌门人的价值诉求。试图说明,清政府敬酒不吃吃罚酒的体制与文化执拗才是导致战争发生的终极原因。 第二章要点:综合国力,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比较。从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工业、农业、商贸、外交等各个角度,对比中英双方的国力。试图说明,文化乃制度之母,战争的胜败,埋藏于文化与体制的深层,而不是传统的什么皇帝昏庸、官场腐败等模式化及简单化言说模式所能概括的。 第三章要点:鸦片:大清人民就爱这一口。大清人民为什么就爱上了鸦片?为何同时期的日本人不爱,英国本土并不禁烟,英国人民咋就不爱这一口呢?还有,针对大清人民的爱好,政府是如何对付的,为什么怎么都对付不了呢? 第四章要点:天朝救星林钦差VS英国“佐罗”义律。当天朝钦朝林则徐与英国商务监督义律遭遇后,他们会发生什么样的冲突呢?这些冲突背后隐含了如何的文化隔膜与文化敌意?虎门销烟对大清来讲,是胜利吗? 第五章要点:战前热身与战争前奏,文化冲突在继续,林钦差致英国女王的信,在英国成了笑料;更让人不好意思的是,英国议会关于是否发兵中国的争论及议院这种体制,对中国人智商与情商上的羞辱延续至今。 第六章要点:稀里糊涂的战争就开始了。清国不懂西方的游戏规则,坚决不接英国的“哀的美敦书”,所以这战争开始得稀里糊涂;清国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国家是与它平等的,所以它把战争当作是夷衅;清国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人民与它不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夷夏大防、满人执政的大背景下,战争刺激了畸形混乱的民族主义情结,于是,上至琦善大人,下至渔民船户,一不小心都成了汉奸。汉奸成了战场上的主要人文景观,甚至成了战争胜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七章要点:冷不丁的,战争就扩大了。悲剧在继续,天朝在继续懵懂。中英双方在智力上的不对等,让这场悲剧增加了诸多闹剧甚至喜剧的成份。 第八章要点:战争的结束和战争的果实。从此中国进入了条约时代。有意思的是,西方人认为,从此与中国平等了。但中国却把这些条约称作不平等条约。
阅读源
联系站长索引该书籍 交流群:389887808
ID 源名 最新章节 状态 响应时间 操作
热门小说
作者:误道者
不堕轮回入大千, 心传一道在人间。 愿起一剑杀万劫, 无情换作有情天! …… ……
作者:花还没开
【《老婆请安分》漫画各平台已上线,欢迎关注哦~】 “我想回家。” “你可能回不去了。” “为什么?” “因为这里离你家很远。” “有多远?” “一千二百多年那么远。” 许青看着眼前来自唐朝的少女,脸上带有一丝同情:“你所熟悉的一切,都已经变成历史。” 亲朋,好友,敌人,全部沉寂在一千二百年前。 ——— 日常文,单女主 (已有完本精品,质量保证。)
作者:超级大坦克科比
又名:天空的城 爱情到底是什么,又产生何处呢?我有些想不透,或许所谓的爱情只是一只彩色的蝴蝶,看起来美丽,却永远也不能接近,倘若你真的想把她攥紧在手里,她便会挣扎,然后在挣扎中摩擦掉了所有的色彩,从此苍白。 我好似有点明白,为什么我会如此的小心翼翼了,因为害怕触及不到她的灵魂,却擦掉了那层美丽的色彩!
作者:云峰
【盗墓+悬疑+鉴宝】我是东北山村的一个的穷小子,二十世纪初,为了出人头地,我加入了一个北方派盗墓团伙。
作者:真熊初墨
一个外科的小医生,一不小心得到了系统加持,横扫医学界,妙手回春,活人无数。
推荐小说
作者:L同学
飞机失事,全班流落到荒岛, 王子睿本以为自己要过上荒岛求生的生活; 却没想到,从这一刻开始,他坠入了一个充满了神秘的光怪陆离世界! 谁能相信,其实全人类尽皆生活在一个虚假的世界里面! 然而真实世界,不过是某棵扎根在黑暗虚空的大树上的一片叶子! 此时此刻,那棵大树处于凋零之中! 整个黑暗虚空,随时可能破灭……
作者:王成
本书收录作者所写的新闻稿,包括《老支书献地》、《他心里宽展了》、《我当通讯员的一点感受》、《彭阳县建成一个鱼种场》等文。
作者:李竹荣 等著
产业是社会经济活动中,具有某种共同属性企业的集合。传媒产业主要包括:广播、电视、报刊、书籍、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影、互联网、出版发行和服务等行业。 本书撰写力求从我国传媒产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各传媒集团产业化程的差距,系统阐述各传媒集团产业化的重要意义;产业化的现状和问题;各传媒集团加快产业化步伐的对策和措施;产业化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等。本书的创新体现在产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强传媒产业化程的对策和措施;建立评价传媒产业综合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三个方面。
作者:刘小华 黄洪
当今时代是一个新旧媒体过渡的时代,既包括新媒体产生、旧媒体被淘汰,也包括旧媒体不断创新,并向新媒体靠拢,如网络智能电视、电子杂志等的产生。在这样一个剧烈变革的时代,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新媒体?如何探索新媒体平台的盈利模式?怎样投入新媒体运营的实战当中?是做内容还是求利润?是发展广告还是积累粉丝?是坚持原创还是跟随大流?传统媒体人又如何实现新媒体时代的战略转型呢?本书不仅对新媒体进行了最前沿的解读,而且以实战为特色,一步一步指导读者如何进行新媒体运营,另外,书中还涵盖了《赫芬顿邮报》、网易云阅读、罗辑思维等国内外新媒体平台的运营经验,以供读者借鉴和参考。
作者:陈京生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作为华语广播电视的信息传递媒介,是受众直接感受的信息要素。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华语媒体,使用着各不相同的声音。一个媒体使用什么样的声音,看似是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却包含了各种考虑。世界范围内各华语媒体所使用的语言,有更多语言之外的因素在起作用。分析华语媒体使用的语言,不仅可以了解媒体语言本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还可以了解与媒体语言相关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本书就是力图通过观察和分析各种华语广播电视媒体及使用的语言,引发人们对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及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
作者:薄琥
本书在当前媒介研究热的背景下,跳出了媒介批评和媒介产业研究的固有思维,从媒介社区聚合的角度来探讨媒介、受众、社区与传媒产业的内在逻辑关联,推动了媒介社区化与媒介产业聚合研究的深度整合。 本书在传媒产业经营模式转型的大环境下,分析了媒介社区化聚合的域内外环境及其内涵,探讨了媒介社区化聚合的产业影响力,用IDIM模型和3C商业模型进行了严谨有力的实践论证,并基于此对媒介社区化聚合进行了反思和展望。 本书适读对象:传媒专业师生、相关研究人员,传媒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