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收录时间: 2020-06-22 00:40:49
这是一本关于霍金的传记,不仅仅写了他的童年和少年以及在大学的日子,还写了他的婚姻生活。
阅读源
联系站长索引该书籍 交流群:389887808
ID 源名 最新章节 状态 响应时间 操作
热门小说
作者:文抄公
神秘复苏,诸神黎明,一定是好事么? 伴随着灵气复苏所带来的,还有……无解之恐怖! 一个奇异的姓氏、一个穿梭两界的灵魂,一段神秘的史诗……
作者:吾皇万岁
宋缨重生了。摩拳擦掌的准备虐渣渣,踩极品,再带着老宋家在这个充满商机的九十年代发家致富,逆袭前世悲惨命运。结果还不等宋缨动手,老宋家一窝子宠女如命,爱女成狂的亲人就把渣渣摁在地上摩擦。一时虐渣一时爽,一直虐渣一直爽。可为什么那个来自京城的高冷少爷都对宋缨毫无底线的护短,将她捧在心尖尖上呵护宠溺?高冷少爷表面上义正言辞的说当哥哥,心里却谋划着怎么把娇娇女哄进自己的领地!
作者:梦入神机
世间是一个大苦海。 人在海中。 肉身是船。 魂儿是船里的人。 船载着人,一直向彼岸行驶。 是修炼肉身,坚固船身,直至苦海的彼岸? 还是修炼魂儿,使船里的人熟悉水性呢? 修武道成人仙。 修仙道成神仙。 要选哪一种呢? 武道修命层次:“练肉”武生,“练筋”武徒,“练皮膜”武士,“练骨”武师,“练内脏”先天武师,“练骨髓”大宗师,“换血”武圣,“练窍”人仙。 神魂修性层次:定神,出壳,夜游,日游,驱物{阴神},显形,附体,夺舍{鬼仙},雷劫,阳神{神仙}。 《阳神》系列实体书,2013年8月已由华文天下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和各大电商均可购买。
作者:风雪云中路
传说中破军、七杀、贪狼三星齐出,便是天下板荡、改朝换代之时。一个表面看还处在盛世,但平静的表面下却是危机重重。内有诸王夺嫡,外有敌国虎视眈眈的朝代,却突然出现三星联动的天象异变。暗藏野心,手握天下财富有三成的勋臣之后。夺嫡之争越演越烈,甚至动辄刀兵相见的诸皇子。雄踞西北,一心想要割据一方的游牧铁骑。还有潜藏在西南,时刻不忘恢复故国的前朝余脉。三凶星的预言,究竟会落到谁的身上?黄琼,一个自幼生长在冷宫中的皇子,面对复杂的局面,究竟该如何破茧而出,该怎样才挽回危局重定河山?
作者:大烟缸
英雄,就是那种自身实力强大,他率领的部队也会随英雄的强大而强大的神圣存在。 《英雄创世纪》,一款由美国,中国,欧盟,俄罗斯,印度,日本,韩国共同开发,集奇幻,冒险,战争,贸易,领地建设,航海,竞技,休闲于一体的世界级网游,全世界的玩家为之狂热,各国最顶尖的竞技选手在国战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大飞,曾经专治各种不服的网瘾治疗专家,在阔别游戏多年后,看准了英雄创世纪的无限商机开始了职业游戏生涯。整个世界都因为他而充满了正能量。 大飞名言:为何放弃治疗?
推荐小说
作者:霍金的鱼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够深深的震撼人类心灵,一样就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一样就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浩瀚深邃的无垠星域,光怪陆离的宇宙奇观,让我们的祖先心灵震撼神往凝视,诞生出了无限的狂想和灵感,启迪和激发了现代社会文明的科学技术。人类不断地磨砺科技这把快刀,准备踏入宇宙这片黑暗的丛林。 当人类宣布成功地把世界上第一颗简陋的人造地球卫星送入轨道时,就开始像个蹒跚学步的婴儿迈出了探索太空的第一步。 向刘慈欣先生致敬。
作者:哲远
本书在霍金的惊世之语中找到了他欲言又止的一些玄机,并沿着这些蛛丝马迹,在一个以多元宇宙为背景的意识平台上,从时空纠缠的矩阵深处,探索太阳系与人类的未来前程。
作者:荣楚欧
霍金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科学家,他身患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全身瘫痪,被禁锢在轮椅上,不能说话,唯一能动的是他的双眼和3根手指。但身残志坚的霍金,对科学的探索并没有止步,甚至更加勤奋,在被轮椅禁锢的二十年里,他仍能做出巨大科学贡献。   他主要研究的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因此霍金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同时他享有英国最崇高的卢卡斯教授职位。
作者:史蒂芬·霍金
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 1942-2018)于2006年在香港发表题为《宇宙的起源》的公开演讲,提出了他对宇宙及人类起源的看法,当时引起一股科学热潮,重新引发大众的好奇,共同思索“我们为何在此”这个大问题!本书收录这位已故著名物理学家精彩绝伦的演讲和问答全文,以及作为霍金演讲前奏、提供背景知识的几场公众讲座的内容,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罗伯特.劳夫林的《爱因斯坦或许错了》,让读者了解霍金的宇宙观。特别收录霍金女儿露西.霍金的专访,大谈父亲的为人、如何思考、如何看待自己的残疾等。
作者:端木向宇
2018年3月14号,科学界的一颗巨星陨落了,史蒂芬·霍金,这位以在时间和空间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和其独特的人生经历而闻名于世的伟大科学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尽管疾病导致了身体瘫痪,但他却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反而训练自己的大脑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运作,最终成为现代科学领域的一盏明灯。
作者:卢昌海
除极个别例外,本书收录的是我替《科学画报》撰写的文章,其中多数是替“格物致知”专栏撰写的篇幅不超过1500字的短文——当然,收录到本书的版本往往比发表在杂志上的字数略多,内容也更完整。 约稿编辑对此类文章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必须联系近期的科技新闻——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必须“赶时髦”。因此那段时间我将几个英文科技网站的“简易信息聚合”(RSS)放在浏览器首页上,以便随时留意科技新闻。编辑偶尔也布置一两篇“命题作文”。本书的多数文章便是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