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收录时间: 2020-06-22 00:16:38
书中主要内容论述了伊斯兰教关于宇宙起源、“大世界”天与“小世界”人、性与理之间的关系。其理论基础是以伊斯兰教“凯拉姆学”即认主学为主,融合了苏菲派哲学思想的“神智论”、“人主合一论”、中国宋明理学的性理论与传统儒学的社会伦理思想,其理论核心是“三一论”,即“真一”独一无偶,造化天地万物、主宰天地万物。“数一”是由“真一”经过“先天理化”而产生的元气、阴阳、四元气、火、水、土三子金、木、活类、天星、地海、金石、草木及人类。“体一”是人通过认识自身,认识客观世界而达到认识“真一”。在论述中,作者以“真一”比附理学的“理”,以“数一”和“体一”比附理学的“性”。理学认为“理”或“天理”是最高范畴,系宇宙万物的本原,而作者则认为理之上犹有“真一”。“数一”、“体一”都来自“真一”。突出了伊斯兰教的“认主独一论”,从而构建了中国伊斯兰教的宗教哲学体系,也扩大了性理学说研究的内容和范围。该书自康熙四十九年,由黑鸣风等在宁波刻印,后有成都刊本、昆明刊本及马福祥刊印本行世。
阅读源
联系站长索引该书籍 交流群:389887808
ID 源名 最新章节 状态 响应时间 操作
热门小说
作者:六如和尚
当主角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宋青书,边上躺着周芷若,外面竟是金庸十四本小说的大乱世!不成为第一高手,自己怎么能比韦小宝活得更幸福!
作者:曾经的青柳
传说,青帝所至之处,芳草如茵,百花怒放, 传说,青帝挥手间,枯木回春,肉白骨而医生死, 他的名字叫句芒…… 一次偶然的车祸,一块古怪的花盆残片,引领着慕容纤纤打开仙境之门! 一段优美的神话就此展开…… 推荐本人完本作品:《创神传奇》《新一品修真》《凤临异世》《飘泊在异界的日子里》《唐朝好媳妇》
作者:洛山山
“爸爸,我要吃饭饭!” 一觉醒来,来到平行世界的刘子夏,多了个亲的不能再亲的闺女。 为了让女儿吃饱饭,为了让女儿住大房子,也为了让女儿她娘回来…… 刘子夏能怎么办?他也很无奈啊! 好在刘子夏带着一个世界的文娱信息,这些压力,似乎不存在啊? 面对那些文娱大佬,刘子夏表示: “不要误会,我不是针对你,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作者:岑寨散人
一边是高冷女神,一边是霸道御姐。两个同样身世成谜,水火不容的女人让他左右为难。而因为他引发的争端缓缓展开,一步一步走向更深层次的秘密……
作者:隔壁家的小哥哥
多年前被父亲和弟弟陷害毒杀爷爷,锒铛入狱。多年后,成为战帅,带着兄弟的骨灰回到天海,势要查清当年的真相,还自己一个清白。
作者:文抄公
神秘复苏,诸神黎明,一定是好事么? 伴随着灵气复苏所带来的,还有……无解之恐怖! 一个奇异的姓氏、一个穿梭两界的灵魂,一段神秘的史诗……
推荐小说
作者:天如则
参禅余所不去。念佛亦非去者。禅主见性。佛念离尘。窃谓念佛一门实为禅教共履之通途。亦士庶同游之捷径。可不信哉。世之学者参禅有禅病。作佛有佛魔。秖缘去圣时远。源流异别比比有之。孰能遏绝。而元之天如则禅师。宗说俱通人天规则。可谓剑离宝匣为斩不平。药出金瓶以瘳沉痾。遂于无疑中巧设疑情。无问处而兴问目。目之曰净土或问。共二十六则。所谓拔本塞源穷诸识念者也。若其信得及。净念相继。触目西方。归心净土。奚以为文哉。如或执妄谬解。妍丑不分。白日迷途。适越之北者。取为司南。兹有门弟子洪慈。募众流行。非独与世之修净业者共。亦足为不信者之一劝耳。三宗讲主守愚悟勤识。
作者:妙叶
念佛三昧所以名为宝王者。如摩尼珠。普雨一切诸三昧宝。如转轮王。普统一切诸三昧王。盖是至圆至顿之法门也。始自华严终至法华。一代时教。无不赞扬此宝王三昧。始自文殊普贤乃至永明楚石。一切菩萨圣祖。无不修证弘通此宝王三昧。而世之昧者。犹以为自性弥陀非即乐邦教主。惟心净土不在十万亿西。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全不知十方法界一一无非即心自性也。
作者:(隋)智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作者:圆仁
经疏章传等一百三十漆部二百一卷。曼荼罗并印契坛样诸圣者影及舍利等 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无垢大乘经一卷 一切佛心中心经一卷 宝星经略述二十八宿佉卢瑟吒仙人经一卷 陀罗尼集要经一卷 苏摩呼童子请经一卷 新译般若心经一卷般若三藏译 阿利多军荼利护国大自在拔折罗摩诃布陀罗金神力陀罗尼一卷阿地多日照三藏翻本 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二卷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念诵仪轨一卷大兴善寺不空译
作者:佚名
《玉音法事》系道教书名。明正统《道藏》收有三卷,作为道教举行斋醮科仪时赞颂吟咏之范本。
作者:陆陇其
三鱼堂剩言十二卷国朝陆陇其撰本名日抄皆平时札记之文未分门目其甥金山陈济排次成编虽亦不立标题而推求其例则一卷至四卷皆说五经五卷六卷皆说四书而附太极图说近思録小学数条七卷八卷皆说诸儒得失九卷至十二卷皆说子史而亦间论杂事昔朱子博极羣书于古今之事一一穷究其原委而别白其是非故凡所考论悉有根据不为悬揣臆断之谈陇其传朱子之学为国朝醇儒第一是书乃其绪余而于名物训诂典章度数一一精核乃如此凡汉注唐疏为讲学诸家所不道者亦皆研思探索多所取裁可知一代通儒其持论具有本末必不空言诚敬屏弃诗书自谓得圣贤之心法其于朱陆异同非不委曲详明剖析疑似而词气和平使人自领亦未尝坚分壁垒以诟厉相争葢诸儒所得者浅故争其名而不足陇其所得者深故务其实而有余观于是编可以见其造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