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收录时间: 2020-06-22 00:15:47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维耶离大丛树间。有精舍名交露庄严。与大比丘众三十万人俱。时佛欲放躯命。自期三月当般涅槃。尔时佛告贤者摩诃目揵连。令到三千大千国土。尽呼其中声闻辟支佛种。及发摩诃衍者皆使来会。目犍连即时受教。稽首佛足作礼而去。自以功德便一举足蹈须弥顶。承佛威神即坐思惟。当作何三昧令三千世界闻我请音。应时三昧寻如所念。十方一切遍闻其声。时有百万比丘来会精舍。贤者舍利弗复发念言。我亦当三昧。欲知阎浮利内比丘所在远近令聚。则如所念应亦皆集及知处所。时有四十万比丘来会精舍。佛复告不现相菩萨。软首菩萨。弃诸勤苦菩萨。出一切忧冥菩萨。除一切盖菩萨。一切尊自在菩萨。其音广闻遍见普安菩萨。众香手菩萨。一语报万亿音菩萨。慈氏菩萨等。善男子汝去到十方如恒沙等诸佛国土。尽呼其中发菩萨意已。得阿惟越致及未得者。已得无所从生法忍及未得者。皆令来会交露精舍。
阅读源
联系站长索引该书籍 交流群:389887808
ID 源名 最新章节 状态 响应时间 操作
热门小说
作者:文抄公
神秘复苏,诸神黎明,一定是好事么? 伴随着灵气复苏所带来的,还有……无解之恐怖! 一个奇异的姓氏、一个穿梭两界的灵魂,一段神秘的史诗……
作者:六如和尚
当主角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宋青书,边上躺着周芷若,外面竟是金庸十四本小说的大乱世!不成为第一高手,自己怎么能比韦小宝活得更幸福!
作者:曾经的青柳
传说,青帝所至之处,芳草如茵,百花怒放, 传说,青帝挥手间,枯木回春,肉白骨而医生死, 他的名字叫句芒…… 一次偶然的车祸,一块古怪的花盆残片,引领着慕容纤纤打开仙境之门! 一段优美的神话就此展开…… 推荐本人完本作品:《创神传奇》《新一品修真》《凤临异世》《飘泊在异界的日子里》《唐朝好媳妇》
作者:洛山山
“爸爸,我要吃饭饭!” 一觉醒来,来到平行世界的刘子夏,多了个亲的不能再亲的闺女。 为了让女儿吃饱饭,为了让女儿住大房子,也为了让女儿她娘回来…… 刘子夏能怎么办?他也很无奈啊! 好在刘子夏带着一个世界的文娱信息,这些压力,似乎不存在啊? 面对那些文娱大佬,刘子夏表示: “不要误会,我不是针对你,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作者:岑寨散人
一边是高冷女神,一边是霸道御姐。两个同样身世成谜,水火不容的女人让他左右为难。而因为他引发的争端缓缓展开,一步一步走向更深层次的秘密……
作者:隔壁家的小哥哥
多年前被父亲和弟弟陷害毒杀爷爷,锒铛入狱。多年后,成为战帅,带着兄弟的骨灰回到天海,势要查清当年的真相,还自己一个清白。
推荐小说
作者:夏沫葵昕
异界来的灵魂将给神奇宝贝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将会给别的世界带来什么变化
作者:王必胜
本书是散文作品集,编为文学乱弹、浮生札记、书人书话等三篇,收:好梦中的隐忧、驳杂而无主调的变奏、怀念过去的“东方时空”、秋天的莫斯科、莫斯科墓园、学车、怀念丁一岚先生等作品。
作者:德煇
题为重刊清规事礼科抄出。江西南昌府奉新县百丈山大智寿圣禅寺住持僧忠智奏。本寺自唐时佛祖大智怀海禅师垂训。名曰百丈清规。至元间僧德辉重新编刊遍行天下丛林。僧徒循规遵守。洪武拾伍年肆月贰拾伍日。节该奉太祖高皇帝圣旨榜例。诸山僧人不入清规者。以法绳之钦此钦遵。永乐拾年伍月初三日。节该奉太宗文皇帝圣旨榜例。僧人务要遵依旧制。名务祖风谨守清规。严洁身心。永乐二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该僧录司官奏。僧众多中间有等不守规矩合无依清规整治。节该奉仁宗昭皇帝圣旨。照依清规料治他钦此除钦遵外。
作者:天息灾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广严城大林楼阁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除诸重担所作已办。如大龙王。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得深解脱心达正道。调伏诸根威仪详审。唯一补特伽罗尊者阿难。受于佛记奉持法藏。
作者:白珽
“湛渊静语”者,湛渊子与客语于静也。湛渊姓名爵里,不闻于时。家西湖,西有泉自竺山来,及门而潴,湛然下见白石,若隔一膜,爱之。客至,呼坐榻就渊,四空无人,林影在水,掀髯剧谈。大而天地之高厚,细而品汇之化育,至于圣贤之大训,古今之明戒,日用之小物;下至滑稽诙谐,任情极口。谈辍则笑,笑复谈。两不知其是非非是也。又病忘,客退,欲持以质诸人,忘之矣。于是具白垩,寸遇所得,随树石墙壁识之。幸而不漫灭,则子弟辈更书于册,积三十年,其不遂忘而获识之者,盖百分一。其识之而不遂漫灭,获更□焉者,盖十分一也。风漂尘转,走南北半天下,所闻日益广,得说日益多,聚之一箧,然犹以湛渊名者,何居?吁!始予之爱渊而居之,且以名吾爱也。今予与渊相忘,不知我之为渊,渊之为我。向所谓湛然者,不在乎渊,而在予方寸间矣。岂区区一水云乎哉?然谓之静,犹及夫功名世故之末者,人之情也。人生如一杪忽于天地之大,而能与天地配,以其道可达乎二者也。此道可独善卑,卑为沮溺之为哉?穷岩穴,老簟瓢,岂人之情,人之不幸也。时有不至,特不可幸而强去之耳。静常静,动可常动乎?故亦曰“湛渊静语”。若夫漶漫丛脞,无补于世教,则稗官之设,稗不及谷粟,不愈于土炭耶?是则苟存之意。湛渊子自序。
作者:菩提流志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伽耶城山顶精舍。与大比丘众一千人俱。其先悉是长发梵志。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舍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知解脱。心得自在到于彼岸。复与无量诸菩萨摩诃萨众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