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倭岛杀戮 第十六章 优雅的小提琴手(第1页/共2页)

    更新时间:2013-08-17

    幸福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却有着相同的感受。

    人就总是在失去,或者即将失去之后,才会意识到某件事,某个人的重要性。

    这个男人是如此,林泉也是如此。

    与宏仁交过手之后,才发现自己有多少不足,莽撞,料事不周,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认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成功的人,对自己的了解肯定是透彻的,否则不会有成功可言。

    一晚上,先是被狗头怪逼的走投无路,拿镇魂铃赌命,之后的日天神宫,不但自己肩胛骨被打断,更是连五脏六腑都被打伤,连连吐血,被逼到了用神符来赌命,还好,幸运女神再次光顾了自己,要不活活被打死,或者被生擒是自己唯一的下场。

    运气!何谓运气?

    运乃运动,气乃飘渺。

    你说它存在他就存在,你说它不存在它就不存在。

    一个强有力的人,从来只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运气只是附加的东西,所以这样的人往往都是成功的,且不管他们是成为的英雄还是枭雄,都不能否认他们的成功。

    一个将生命交给运气的人,那么他的命绝对不会长久,一个将未来交给运气的人,那么他的未来绝对没有未来。

    林泉开始想着自己这一次的行为,最后他给了自己一个评价“有勇无谋!”

    青莲的死,强烈的刺激了他,凭着一腔热血,一身肝胆,勇往直前,不管不顾的展开复仇计划,只想着杀!杀!杀!

    决定一件事的成功,不是有勇气就行的,更多还要有天时,地利,以及人和。他的这次报仇也只能说勉强占上一点点天时罢了。

    因为这次偷袭还是很成功的,倭国没有一点准备。

    地利,不用说了,肯定不占,身在倭国,又不懂倭语,可以说两眼一抹黑,有何地利可言?

    人和,更不用提,自己一个人,对面有多少人不清楚,面对什么人也不知道,总之,自己一个人对垒了一个大问号。

    慢慢的一个一个将事情头绪捋出来之后,林泉很快就发现了这些不足的地方,发现了自身的缺陷。

    其实这次结果对于林泉来说不一定是个坏事,虽然他没有平掉日天神宫,虽然他重伤而逃,但他能反思这绝对是好事。

    他只是个平凡之人,既无大智也无大慧,这次的事情,能让他看到不足,想到怎么弥补,这就是成长,这就是进步,任何人都在这种错误与反思中前行。

    别说是他了,就是大智如佛祖释迦牟尼,不也是遇见了很多问题而无解,在二十九岁时,披发赤足行走万方,以求解决之道的吗?哪怕是强如他,也不眠不休苦寻六年,最后才在菩堤树下立地成佛的。

    要是没有出家前后的积累,他岂能在菩堤树下立地成佛?

    慧如古之大贤孔子,三十五岁立志入士,辗转二十年,求于诸国而不得,心灰之下,才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最后有《论语》传于世。

    要是没有诸多年的积累,他岂能成为华夏之大贤?

    时间给人以智,经历与人以慧。

    在时间里经历人生,必有所得,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足以让人增加智慧。

    当官的没有基层工作经历,很难入高层,做生意的,没有创业阶段,很难把生意发扬光大,修炼者,不经历世事沧桑,又怎么会悟?怎么会懂?

    何谓智?思就是智,想就是智。

    何谓慧?悟就是慧,懂就是慧。

    林泉在昨晚热血,在昨晚厮杀,在昨晚莽撞,在昨晚受伤,现在他反思,现在他发现了不足,所以他比以前更智慧。

    成长,这就是成长。

    走在街道中,身边是急冲冲的行人,仿佛心里都怀着焦虑,他在其中有点显眼,因为气质,与别人相比,在他身上显示了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气质。

    事实上,每个人的气质不难看出来,有的人一看就精明能干,有的人一看就憨厚老实,有的人一看就墨香扑鼻,且不论他们真实内心是不是与气质相符,但外表看着就是那样。

    林泉这种悠闲性格自然和他的生活经历有关,小时候没有谁催促他干什么,稍大点之后的和尚生活,也是如此,所以其实他并不适合城市生活,或者说不适合现代人生活环境。

    迎面走过来两个警察,眼睛不向地像人群巡视,似乎在寻找什么似的,别人或许不知道,但林泉知道,那两个人肯定在寻找他,不过他并不担心,因为他已经化完妆,装扮与之前并不相同。

    此刻他身穿黑色西服,白衬衫,系领带,带着一顶黑色礼帽,黑边眼镜,手里提着小提琴盒,与气质相配,整体看上去就是一个十足的小提琴手,斯文,优雅,艺术,高贵。

    两名警察看了他一眼并不在意,在他们的印象里,那个杀人不眨眼,推平倭国神社的人,肯定彪悍异常,气质凶恶,走到哪都带着血腥味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