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海底秘境 第三十四章 得失,因果(第1页/共2页)

    更新时间:2013-09-22

    他也不再寻找新的法术,直接心念一动,神符出现在头顶,接着神符金光一闪,变成一只金色的大手,这是神之手,如今更是活灵活现,简直就是一只真的人手一样,纹理,指节都一一可见。

    “可以?”林泉看到神之手顺利施展,和在外面没有任何不同,一下子疑惑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这里不存在所谓的‘禁法’?”

    “嗖”林泉念头又是一动,天纵云和金绳也都瞬间飞了出来,在身边穿梭,盘旋。

    “真的不存在禁法。”此时他确定了,这里一样可以施展法,但为什么自己施展不了呢?

    林泉抬头看着金光耀耀的神之手,反反复复的想着各种可能,突然,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脸色唰的一下变得煞白。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林泉眼睛里充满了失望,他是想起来自己如何成神的事了,当初,他没有功法聚集法力,只凭着佛祖舍利散发能量,在他身体里滞留的一些法力和功德凝练成的神符。

    这样的结果造成他的神符成为了“功德神符,”功德,不在阴阳五行之列,不能御使众多神术,最多只能靠神符本身来克敌,林泉的神之手就是如此。

    “功德神符,不能御使阴阳五行!”林泉不由得苦笑着摇了摇头,心里满是遗憾。

    从修神到现在为止,他还是没有得到任何修真功法,一直都是以飞剑对敌,之后又用神之手,将不能御使阴阳五行之事,早已忘得干干净净。

    当然,虽然遗憾,但也没有任何后悔,甚至要感谢“功德神符,”因为它让自己成为大道开启者,从而获得巨大功德,以及感应到了上个“修真纪元”之密,明白了世界为何会进入末法时代。

    失去御使阴阳五行能力,得到巨大功德还有大道开启者,以及冥冥感应到的秘密。

    得失,得失。

    得失关系就是因与果的关系。

    得失之间也就意味着因果纠缠,是一体两面的存在。

    它最难衡量,有很多典籍都有类似“得就是失,失就是得”的说法,俗话也有“吃亏是福”的说法。

    有时候得到不一定是好事,失去也不一定是坏事,得到不一定让你的人生变得更好,失去也不一定让你的人生变得更坏,相反,从失去中吸取教训又何尝不是一种得到?从失去中得到福报,又何尝不是一种善果?

    大道如织,因果牵扯,疏而不漏,天地各种生灵,灵魂在天道之下,生生不息,轮转不休。

    你现在得,以后就会“补回去,”你现在失,以后就会“得回来。”你今生得,来生就会“补回去,”你今生失,来生就会“得回来。”

    所谓“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虽然说的很俗,但这句话却道明了因与果,以及大道轮转不休之事实。

    当然,所有事都有例外,包括天道也是“大衍五十,其用四十有九,遁其一。”

    修真纪元之中,就有一些东西可以帮助主人不沾因果,这就是功德圣器。

    比如传说中的天地玄黄玲珑塔,比如精钢镯,还有孙猴子手中的金箍棒,这些都是功德圣器,杀人打物,不沾因果。

    从“西游记”中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孙猴子仗着自己有金箍棒在手,上打神仙,下打阴鬼,中间打妖怪,可以说,逮谁打谁,无论打谁,都往死了整,所以死在他手下的神仙鬼怪,可以说不计其数,但人家最后还是得了善果,成就了“斗战胜佛”之果位,虽然这个“斗战胜佛”只是佛教佛陀果位最低的一个,但也是“佛”啊。

    与孙猴子不同,猪八戒,沙和尚,在西游途中,很少开杀戒,打打杀杀虽然免不了,但不到万不得已,决不下杀手,这不是说他们慈悲,而是他们惧怕因果。

    他们之所以惧怕因果,是因为他们明白因果的厉害,怕这些因果纠缠不休。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菩萨畏“因”就是因为明白“果”的厉害。

    众生懵懂,自私天性,不明因果,所以当“得到”了之后,便会高兴万分,而根本不知,因为“得到”而种下的“因,”等到某时“果报,”才会知道厉害,惧怕。

    所以,得与失在事,好与坏在心。

    将得失看淡,以平常心在世,宽容心待人,得,留一线与人,失,留一心与己,凡事不做尽,凡事不做绝,看开一切,必有善果。

    林泉看的就很开,修神,或者说凝练功德神符,他从来没有后悔过,虽然被打击过,但并不后悔。

    之后的一系列事情,也证明了他的选择的正确性,比如国家宣传他,让他一下子拥有几千万的信仰,成为了一个不入流的九流小毛神。

    不用功德凝练神符,就无法成功凝练,无法凝练神符就不会成为神,不成为神,会有这一切吗?

    很明显,不会有。

    如果没有,此时他最多也只是一个拥有少许法力的“异能”人士而已,跳不出世俗,更妄论成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