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淞散文随笔集》正文 秦始皇的生涯和事业24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雪淞散文随笔集搜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第一次遇刺

    荆轲手捧樊于期的人头匣,秦舞阳手捧地图盒,随着礼官走向秦王宫殿。

    宫殿前的甬道旁,站立着一排排手持兵器的高大卫士,气氛森严。

    走进宫殿,荆轲突然发现秦国群臣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自己身后,他回头一看,只见秦舞阳面色紧张,眼露恐惧。他想,不好!这秦大胆此时也胆怯了。他镇定地上前参拜秦王赢政,笑望秦舞阳说:“我这助手是北方乡村长大的孩子,没见过天子威严,因此举止慌乱,请秦王宽容。”

    兴奋的秦王未能从秦舞阳的失态中引起警觉,他只是关心燕国使者即将献出的樊于期人头和燕国国土,他对荆轲说:“请先生献上人头和燕国地图吧。”

    荆轲从容地将樊于期人头匣子献上。

    秦王打开匣子,盯着人头哈哈大笑:“樊于期,你跑到天涯海角也逃不出本王手心。都不用本王派人抓你,自有人将你的人头送来。哈哈哈……”

    荆轲又从秦舞阳手中取过地图,双手举起献上。

    秦王高兴地接过地图,放在几案上展开观看。

    当地图打开后,现出一把锋利的匕首,秦王惊呆了。

    早有准备的荆轲眼疾手快,跃上前去,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举起匕首逼向秦王。

    秦王毕竟是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的一国之王,他猛地跳起,用力挣脱被抓住的衣袖,把衣袖都挣断了,于是得以脱身。

    脱身的秦王一边奔逃,一边抽拔身上的宝剑,可是剑很长,与剑鞘套得又很紧,一时抽不出来。

    秦王绕着宫殿里的柱子跑,荆轲举着匕首在后面追。殿里的群臣大惊失色。

    按秦国法律,群臣上殿不得携带兵器,携带兵器的卫士只能站在殿门外,没有命令,不能入内。所以众人只能干看着着急。

    秦王的医生夏无且急中生智,把手中的药箱打向荆轲,荆轲闪身躲避,秦王赢得刹那宝贵时间。一位大臣高喊:“大王把剑推到背后再拔!”秦王照着做了,果然拔出宝剑。

    荆轲又追了上来,秦王回身挥剑砍去,荆轲的左腿被砍断,栽倒在地上,但他并没有停止攻击,把手中的匕首拼力掷向秦王。勇敢机敏的秦王闪身一躲,匕首击在铜柱上,迸出闪亮的火花。

    秦王开始反击,他冲上来向荆轲连刺数剑。荆轲身受重伤,鲜血从伤口处喷涌出来,但他仍挺着上身高喊:“今日没能杀死你,是因为想活着劫持你!”之后他便死去了。

    秦王指着荆轲的尸体向群臣高喊:“谁也别想阻止我统一中国的决心和行动!我要灭掉燕国,报此刺杀之仇!”他的喊声响彻王宫。

    秦王要灭亡六国,必将引起六国的仇视和反抗,明的不行就来暗的。以后秦王又遭遇几次暗杀。机遇与风险是并存的,胜利越大,风险也越大。秦王嬴政一生都处在风口浪尖上。

    第6节、燕太子丹丧命

    燕太子丹对秦王的谋杀,激起了秦王赢政极大的愤怒。

    “孤一定要迅速灭亡燕国,抓住太子丹,把统一大业再向前推进一步,也报此次刺杀之仇。”秦王在朝会上对群臣说。

    群臣唯唯称是。

    秦王又对大将王翦说:“孤任命你为此次伐燕的统帅,你组织好人马,立即出兵。”

    “是,我马上就带兵出发,进攻燕国。”王翦躬身回答。

    王翦与裨将辛胜、骑卒都尉李信率领二十余万人马浩浩荡荡杀向燕国。

    燕国在战国七雄中比较弱小,在很长的时期里默默无闻,未能参与逐鹿中原、争夺天下的斗争。但是,燕昭王在位时期却一度崛起,焕发出光彩。燕国由弱到强,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如果从统治者的政治举措考察,应该主要归功于燕昭王的人才战略。燕昭王重用乐毅、邹衍、剧辛等人才,治国强兵,使燕国逐渐强盛起来。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授以相国印,合燕、赵、楚、魏、韩五国之兵以伐齐。在济西大会战中,击破齐军。楚、魏等国的军队力疲而归。乐毅则不给敌军以喘息机会,率燕军乘胜前进,轻卒锐兵,长驱直入,一举攻克齐都临淄,齐闵王逃入莒城,仅以身免。燕国取得了自五霸以来空前未有的胜利。

    其后,燕国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燕昭王又命令乐毅留下来继续战斗,夺取齐城之未下者。乐毅又在齐打了五年,转战千里,下齐七十余城,除莒、即墨两城以外,其他齐国城邑全被攻下。至此,乐毅的功业达到光辉的:“秦攻燕只为取燕太子丹的人头,代王何苦为他人卖命?易水边的燕代联军已全部就歼,请代王留意啊!”

    代王嘉接到李信来书,和群臣商量以后,派使者去见王翦,说如果秦军保证不再进攻代国,代国准备解除燕代联盟。王翦当即承诺。

    代王又写了封信给燕王喜:“秦军所以猛烈进攻燕国,是因为太子丹的原因,如果大王杀太子丹,将他的头献给秦王,秦王就会消解仇恨,不再攻击燕国。”

    燕王喜看完信与群臣商议以后,派人去见王翦,问代王的信是否真实。王翦点头,并说如交出太子丹就不再攻辽东。燕王于是忍着悲痛,写信给太子丹:“你派荆何刺秦王,事先寡人不知,现秦王政急欲得到你的头颅,否则就要灭掉燕国,为了保全燕国,你自己看着办吧。”

    看完父王的信,太子丹内心惭愧,泪流满面地问使者:“父王身体安康吗?”

    “主上身体还好,只是李信追击急迫,而秦军政占蓟城后已挥军东来,有进攻辽东模样,大王每天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我罪孽深重,给父王和国家闯了祸,非常惭愧!”太子丹长叹一口气说。

    “太子还有什么话要交代的?”使者语气中带着催逼。

    “没什么了,心情不好,难以提笔书信,请你转告大王,秦王政狼子野心,不可轻信!”说完话,太于丹整整衣冠,拔出佩剑自刎而死。

    使者及太子丹的随从痛哭流涕,但不得不割下太子丹的头由使者带回。燕王喜看到儿子的人头大哭一场,又无奈地将头装入匣子,派人献给秦王

    秦王赢政看到太子丹的头哈哈大笑:“太子丹啊,你要割下我的头,可现在你的头却摆在我的面前,任何想阻止我统一中国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的。”

    秦王遵守诺言,没有马上消灭逃往辽东的燕国残部,但燕国的大部分领土都被秦国占领了,燕国已经名存实亡。五年后,秦国发兵辽东,最终消灭了燕国残部。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