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谣言

  艺术学校上课并不是像普通学校那样,老师干巴巴的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一面听,一面做笔记。而是老师在讲解的同时,时不时的叫学生上去表演,极其注重联系实践。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们并不像普通学校那样一排一排的坐在下面,而是椅子在四周围成一圈,中间空出一块场地来,留给学生表演用。

  每次元翘翘上理论课,听老师讲那些诸如什么五力六感;什么最基本的表演元素;构建所有表演基础框架的视、听、味、嗅、触五感;什么观察力、想象力、感受力、分寸力、幽默力、形象力……围绕这几个词的表演概念和思想,……此类理论,都听得头昏脑涨,似懂非懂。

  在她看来,表演是抽象的,不像理科的题目那样有固定答案,很多东西其实是无法用语言和文字表述出来的,只能意会,无法言传。

  元翘翘会来上进修班,主要是不想让年事已高的黄爷爷再为自己劳心劳力了,之前他连着病了几场,将她吓坏了。

  得益于几位老艺术家的教导,她在表演上长足的进步,但因为教她的那些人,也都没受过正规表演教育,因此,她实际上和周逊一样,是野路子出身。所以,对表演理论,她其实并不是很care。因为教她的那些老艺术家,连黄氏夫妻包括在内,接受过正规表演教育者寥寥,在表演上大都属于自学成才。

  他们不懂什么表演理论,但给他们一部戏,一个角色,他们却能把人物形象刻画得非常成功;港台艺人科班出身的屈指可数,也不懂表演理论,但并不妨碍他们拿影帝影后,演的角色获得观众的认可。

  在元翘翘看来,表演就是演戏给别人看,能让观众和剧中人物到了同命运,共呼吸的程度,即达到共情的境界,就是好表演。至于表演用的是体验派、方法派、表现派,还是三者兼而有之,一点都不重要。

  耐着性子听了一段时间的课,元翘翘是真心对系统化的表演训练理解不能。

  在她看来,表现派是我在演戏,体验派是这就是我的生活,方法派就是这是我想象中构建的生活,因此,进修班老师教的那些东西,她觉得挺好玩的,至于是否有用说不好,但当下如果让她按照老师教的来,她深刻怀疑,自己还会不会演戏了。

  国人不管到哪都有抱团的习惯,班上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熟起来之后,形成了好几个三三两两的小团体。这其中,却将元翘翘给剩下了。

  这是因为班上的学生大多二十多岁的年纪,有几个看上去三十左右,元翘翘是班中年纪最小的,离成年还有几年,因此作为成年人的同学自认和她个胎毛还没有褪干净,年龄和他们相差一截的黄毛丫头没什么共同言语。

  不过和元翘翘打过几次交道之后,见她虽然年纪不大,但行事稳重通透,他们想象中的“代沟”并不存在,但也没有因此和她亲近起来,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她有一种夹杂着嫉妒的微妙情绪。

  虽然元翘翘和大家一样,也籍籍无名,但不管是拍戏的数量,还是质量,根据路小桥透露出的信息,班上所有的人加在一起,都无法和她相比。

  元翘翘出演的角色并不是出镜几秒的路人甲,在演员表上甚至找不到名字的那种,不管是很有份量的大配角,还是主角,都是同学们可望不可及的角色。

  进修班的学生,以前有做模特的,有学跳舞的,有学戏曲的,有的有在剧组跑过几部龙套的经历……不管他们是做什么的,或许有的以前的职业做的不错,但既然选择来中戏念进修班,显然是对这一行有憧憬,希望在这方面有所作为的。

  不过,希望很美好,现实很残酷,他们在演员这一行当中混得比较惨,大多不过是在戏里跑跑龙套而已,最好的只是到了特约角色那个层次上,和元翘翘比起来,天上地下,这就由不得同学心思各异,看她的目光带着不同了。

  除此之外,除了理论课不冒尖,其余的课程,像台词课和表演课就不用说了;哪怕是形体课,有韵体操在手,又学过几年舞蹈的顾翘翘丝毫不输给班上学舞蹈出身的学员。声台形表,她以综合实力第一,让第二名仰望,甚至生不出追赶的心思,巨大的成绩差距碾压大家。

  老师都是喜欢好学生的,所以,每次上课只要元翘翘在,老师都会点到她;每次课堂表演,在点评她的时候,都会说上一大篇子。

  之所以老师表现出对元翘翘的偏爱,是因为她每次在老师点评过后,在下一次表演时,就算不能将上次的错漏改正过来,但也能让老师看到她的进步。学生有天赋和悟性,而且肯学,这种情况下,老师怎么可能会不对她多加点拨?

  但在其它同学的眼里,不免觉得老师偏心。其实老师不是不指点过他们,只是他们的进步幅度并不大,老师不过是在明白了学生的天赋和水平之后,因材施教罢了。

  元翘翘的表现和成绩亮眼,并不比正规本科班的学员差,按照老师的说法,她明明可以去正规班学习,结果却跑到进修班来。这让考不进正规班,只能上进修班的她的同班同学心中不免有些不是滋味。这就好比,明明大家都是驴子,但忽然发现原来你是一匹马,不过是装成驴而已。虽然大家同属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但到底不是同类。

  最后,像他们这样的进修班,同学关系本就松散。作为走读生,元翘翘在学校的时间本就有限,有课就来,没课就走,中午吃完饭的午休时间,被她安排背高中历史和政治,练习口白的同时兼顾学业,几乎没什么时间和同学联系感情。

  而且刚开学,正是大家联络感情的时候,她上了不足半个月的课就请假进组拍戏去了。等大家都熟了,班上的小团体已经形成,她跑了回来,态度又不主动,也不热络,比起其他同学,自然显得和班上的同学疏离好多。

  原本朱桂云让元翘翘在进修班,多交几个朋友,可惜半个学期快下来了,她在班上最熟的三个人,除了报名那天认识的桑妍之外,就是路小桥和季艳茹。

  在这三个人当中,路小桥原本和元翘翘只是点头之交,哪怕有在舞蹈学院一起上舞蹈课的经历,她俩也没多熟,只能说是认识的陌生人。

  至于桑妍,那是个自来熟,和班上的同学相处得都很不错,不过在班里的人眼中,季艳茹和元翘翘关系最好。

  这是因为最开始,在班上,季艳茹就表现出一副早就和元翘翘早就认识,并非常熟络的做派,只要元翘翘来上课,她就和她坐在一起,组成学习小组;课间休息时,一起进行课题讨论,相约着一起上厕所;……在不明内情的同学眼里,自然觉得她俩是比较要好的朋友。

  但事实上,季艳茹和元翘翘的关系,并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好。

  别看季艳茹在班上一直表现出和元翘翘很亲昵的模样,其实她俩相处,仅限在学校,谈话内容大多是讨论一下表演上的问题;其它方面,诸如分享心事;休息的时候,约着一起吃饭,逛街,游玩;讨论流行服饰;……这些作为朋友或者闺蜜之间的活动一概没有。

  两人心中都清楚她俩看似很熟,其实只能算认识,连普通朋友都算不上。真要说起,在她们三个人当中,矬子里拔将军,元翘翘和桑妍关系不错。

  “你知道嘛,班主任给季艳茹推荐了好几个剧组?”桑妍小声的凑到元翘翘耳边说。

  元翘翘合上手中的英语书,浑不在意的说:“她和班主任交好,班主任向她介绍几个资源,这不是很正常吗?”

  中戏和北电表演系的老师们承担着各大剧组一部分选角导演的角色,所以,这就是圈里有学院派这个山头存在的一个原因,被黄宗骆带进这个圈子的元翘翘对此没觉得有什么好奇怪的。

  桑妍做了一个隐晦的手势,道:“听班里人说,她能搭上老班,是因为这个。”

  “没有证据,别瞎说。”元翘翘看懂了她的手势语言,不悦的驳道,其实不仅仅是季艳茹,甚至她,在班中也影影绰绰有类似的流言。

  季艳茹是否和班主任郝容有不正当的关系,元翘翘不敢打包票,但根据她从邢竞一那里了解到的信息,她要真走这条路,绝不会是郝容,她的目标应该是那些资历老,人脉关系更强的,郝容这样才毕业没多久的青瓜蛋子不入她的眼。

  其实元翘翘挺羡慕季艳茹的交际能力的,在这一块,她非常有天分,开学没多久,她就能出入班主任的办公室了,所以,她能被推荐着去见组也就不足为奇了。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