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正文 第171章 震惊

    八月十六日早晨,三年一次的乡试终于结束,等考生们从贡院门口出去后,顾青云等人暗暗松了口气,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几乎无穷无尽的卷子。

    顾青云只觉得生活几乎是一成不变的,这段日子每天睁眼就要改卷,那些考生的答案千奇百怪,有些虽然和他们的答案不大一样,但人家写的另一种观点能自圆其说,分数肯定是要给的。

    这样一来,顾青云花费的时间就越来越长。

    期间,顾青云和陈学士还得分出心神看一下其他同考官的动态,毕竟真出现什么舞弊行为,即使不是他和陈学士的错,他们还是有责任的。

    所幸,大概是监管严格,加上众人没有那个心思,目前没有发现什么不好的苗头。

    也是,顾青云回想之前听说过的乡试舞弊案,一般只要正副主考官能持身正,按照规定来办事,其他考官想作弊的难度会极大。

    大家好不容易做到这个位置,作弊这种风险极大的行为,肯定是小心了再小心,没有安全的方法是不会出手的。

    自己运气好,遇到一个好上官,风险不大。

    想到这里,顾青云侧头瞄了一眼正拧眉看着试卷的陈学士,嘴角微翘,又重新低下头去改卷子。

    本次乡试录取举人一百人,副榜是二十人,到了最后,大家把排名前两百的卷子都找出来,考官们再次回头看一遍。

    乡试卷子考试用分数值来算,但不是说分数越高就能上榜,还得综合各种因素来看,比如说一首诗,可能不符合第一位改卷考官的口味,但在另外几位考官眼中,这首诗无疑是极好的,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酌情给多点分数。

    这次复查就是把考生本人的三场考试卷子都拿出来一一查看,如果考官觉得可以中榜,就会在卷内表明推荐,如果一名考生的卷子有两个同考官写下“荐”字的话,就会推荐给副主考官。

    顾青云看了觉得合适,就会写下一个“取”字,再把卷子给陈学士。到了这最后一步,倘若陈学士觉得不行,这名考生还是不会上榜,觉得可以上榜,就会写个“中”字。

    总之,使用各种手段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选拔出合适的人才,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平。虽说人力有限,精力有限,想要绝对的公平在几百年后依然保证不了,但顾青云认为,朝廷的这种制度还是挺不错的。

    尤其是现在还有规定,考生可以在榜单公布后,出不超过一百文钱的费用来查看自己的卷子,看看自己到底有哪些不足。

    据说这个措施出台后,保管乡试试卷的部门真是喜出望外。

    顾青云如今参与到这个流程后,觉得正主考官的权力真的很大,不愧有“去取权衡,专在主考”的说法,这让他深深感激以前录用他的主考官。难怪前朝考中的举人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曲流水)最新章节手机访问:https://m.xtxtaikan.com/wapbook79720/34966563/
上一页 下一页